新能源汽车类型用户分析,新能源汽车类型用户分析报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类型用户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汽车类型用户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对于新能源汽车陆陆续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使用问题,大家怎么看?现在的新能源车基本有两...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类型用户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汽车类型用户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新能源汽车陆陆续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使用问题,大家怎么看?

现在的新能源车基本有两种,一种“油改电”的,一种原生纯电平台打造的。那些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的,恐怕不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而是山寨了纯电动车的油改电车。

新能源汽车类型用户分析,新能源汽车类型用户分析报告

续航差、高压线乱、空间小、安全隐患大,哪一个不是油改电车的问题。研究原生纯电平台费事费力,就有很多投机取巧的厂子用油改电的方式尽快取得补贴或者占据市场,这些车也被冠以“新能源汽车”的名头。原生纯电平台打造出的车也就因此受到了牵连。目前,我国电动汽车专属平台主要有比亚迪e平台、长城新能源ME平台、吉利的PMA平台、广汽新能源GEP平台等。

至于真正的新能源车,作为一个新的产物,当然有很多的漏洞,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漏洞,才能不断去修补漏洞。燃油车发展了这么多年,难道已经健全到没有丝毫问题了吗?并不见得。各项政策的出台无疑也在倒逼车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新能源车是汽车行业的一个大势所趋的发展方向,剧烈的市场竞争下,这个行业诞生出的产品会越来越好。应该乐观看待新能源汽车。

问题在所难免,主要看后续如何解决提升。

冬季是考验纯电动车的季节。锂电池本身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达到活性。加上开暖风,冬天耗电量增加,充电慢。

相信后续的问题会得到解决。

新的事物自身的发展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新能源车现在还处于一个发展期,我个人还是看好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但这个过程也必将淘汰一批浑水摸鱼的“捞钱”的新势力企业。但是新能源车不会取代燃油车,它只会成为燃油车的一个补充。

当各大车企都纷纷投入到电动汽车这个方向,就代表几乎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技术和成本是限制目前新能源车型发展的主要障碍。新能源技术,核心还是在电池。但是目前电池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逸动EV,一开始上市的时候续航只有160km,但是现在的逸动EV460,续航已经到了460km,短短几年时间,电池的能量密度就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所以我们可以期盼未来几年,电池技术也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比如用固态电池取代现有的电池。当新能源产业链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他的成本也将不断降低,未来也必然让更多人接受。

新能源车目前难以普及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他的安全性。经常听到用户对电池安全、辐射安全的担忧。但是如果你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其实新能源车自燃的概率比传统燃油车更低。随着技术的提升,国家法规的完善,电池安全也在不断的提升。这方面的担忧也会逐渐降低。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喜欢开新能源车的?

乘坐的阶段排斥,驾驶的瞬间心态极速扭转

作为燃油动力汽车曾经坚定的拥护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总是有些排斥的。因为从内心就没有认可过电动机与普通的动力电池,能为一台整备质量足够高的汽车带来理想的性能体验,当然那时候也没有高铁,对于电机的魔力并不很了解。

其次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动力曲线非常怪异,简而言之是起步时总会有明显冲击感;这种感受不论是小型车还是大型车都有存在,与内燃机线性增长的动力曲线有很大差异。结果导致了乘坐新能源汽车几乎必晕车,这种改变了长期适应的汽车动力感受令人从心理和生理上都难以接受。

在这一阶段内对于新能源汽车是排斥甚至有些恐惧的,偶尔乘坐都不敢喝水……有这种心态自然也就不会有去驾驶它的欲望。然而在车主的说服下还是勉为其难的开了一次,之后什么抱怨都没有了。因为电驱模式的加速体验非常另类,这种乘坐时的加速冲击感实际为推背感,能实现推背感如此强烈的原因是电机为恒扭矩发力,也就是起步瞬间即可爆发峰值扭矩,而内燃机缺少上千甚至数千转才能实现,两者的动力体验差距实在太大。

其次以多年前上市的第一台并联式插电式混动汽车为例,该车在内燃机与电动机的合并输出模式(HEV)中的性能表现颠覆了曾经的认知。一台小小排量(1.5T)发动机的汽车,在有电机辅助输出动力的前提下,其加速能力已经与曾经的3.0T大排量汽车的感受相当。然而这类车的价格却低到超乎想象,这种心里冲击同样非常夸张,同时也会令人质疑活塞式内燃机之于汽车的价值。

从第一次体验过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体验之后,对于电驱技术和内燃机技术知识的学习欲望也会出现了偏差。在不断了解三电系统的特点,了解动力电池的优缺点,了解电动机的颠覆性升级之后,选择一台新能源汽车代步也就顺水推舟了。电驱汽车只要体验过基本不会再排斥,不过在不同阶段对于纯电和混动的偏好程度仍然会有差异。

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普遍偏低,车辆的实用价值总受到质疑的问题;在续航无法通过动力电池成本缩减,或者道路配套建设解决之前,这类车的用户垂直度非常之高,主要适用于多车家庭作为第二或第三台家用代步车使用。在过渡阶段内仍是PHEV更值得选择,因为短途代步可用纯电动模式,长途驾驶以HEV不会有里程焦虑。

总结: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两大类型个人偏好混动,大家怎么看呢?


本文由天和MCN发布,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新能源汽车,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人却望而却步,本人关注新能源还是从比亚迪唐开始的,那个时候还是BYD车标,后来更换汉字车标。

后来逐渐了解,唐一代,没有达到我想象那么好,不成熟,就一直观望着等待出新款,2018年4月终于有一款WEYP8上市,加上自己对新能源汽车的多年认知,这个PI4架构非常不错,加上长城造车质量可靠,但依然没有提车,直到唐二代上市,唐二代造车理念上和唐一代比没有改变,只不过加了一个前25千瓦电机,去试驾后,不喜欢内饰,驾驶感受上做里面更像轿车坐姿,加上试驾过程中的发现一些其他问题,2018年10月,果断提了P8。到现在非常满意,P8成熟度很高,后来获得中国工业设计金奖。

本人地处北方,P8原厂自带韦伯斯特,这点对于北方冬天用户非常重要。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定了威马,原因也是他的电池保温系统适合北方,后来了解到,他的保温系统只是柴油烃,对于北方零下三十度的冬天还是不行,就退定了。听说二代已经更改为燃油加热系统了。那样更适合北方电池保温。

对于我们这个不限购的城市,买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看中车的性能,开起来游丝般的顺滑,加速体验非常好,上下班代步偶尔长途,非常不错,也没想到平时用车这么经济,对于方便充电又只有一台车的用户推荐插电混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汽车类型用户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汽车类型用户分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